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财政补贴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这样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对相关的政策进行了梳理,一起学习吧!
政策梳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增值税扣税凭证认证确认期限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5号)第七条的规定(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纳税人取得的财政补贴收入,与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收入或者数量直接挂钩的,应按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纳税人取得的其他情形的财政补贴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本公告实施前,纳税人取得的中央财政补贴继续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财政补贴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2013年第3号)执行;已经申报缴纳增值税的,可以按现行红字发票管理有关规定,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将取得的中央财政补贴从销售额中扣减。
政策要点
PART 01
总结来说,2020年1月1日前取得的财政补贴,纳税人取得的是中央财政补贴,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如果纳税人取得的是其他性质的补贴,需要结合补贴的性质及企业行业等判断。
PART 02
那么,2020年1月1日后取得的财政补贴依据是与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收入或者数量直接挂钩的,应按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取得的其他情形的财政补贴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判断的首要依据为是否与销售收入、数量挂钩。
举个例子
案例一
甲新能源汽车企业2020年才收到2019年销售新能源汽车的中央财政补贴,请问需要缴纳增值税吗?
答:从2020年1月1日起取得的财政补贴收入,是指纳税人2020年1月1日以后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财政补贴。纳税人2020年1月1日后收到2019年12月31日以前销售新能源汽车对应的中央财政补贴收入,属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增值税扣税凭证认证确认期限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45号,以下称45号公告)第七条规定的“本公告实施前,纳税人取得中央财政补贴”情形,应继续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央财政补贴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2013年第3号)的规定执行,无需缴纳增值税。
案例二
A 公司是一家公交汽车公司,政府就老人IC卡免费乘车给A公司财政补贴300万,这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呢?
答:老人免费乘车,政府弥补老人免费乘车的差价,给予财政补贴。根据财会[2017]15号相关规定,企业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如果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活动密切相关,且是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是对价的组成部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会计准则。
从实质上看,政府其实是向公交汽车公司购买运输服务,公交公司取得的政府补助,是运输服务对价的组成部分,这与公交汽车公司的销售收入直接挂钩,所以这笔财政补贴是需要缴纳增值税的。
案例三
B公司是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的政策。那么这种财政补贴需不需要交增值税呢?
答:政府给予的补贴是与C公司发电的销售数量(每千瓦时)是直接挂钩的,因此这部分电价补贴是需要缴纳增值税的。
那么,若财政补贴需要缴纳增值税,按什么税率缴纳呢?
按照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比如说,刚才提到的老人免费公交卡的财政补贴,自然就按公交汽车公司提供运输服务9%税率缴纳增值税了。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的补贴,按供电13%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了。
总结一下,需要缴纳增值税的财政补贴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获得补贴的行为是增值税的应税行为。
获得的补贴与销售的收入或者销售数量直接挂钩,仅与成本部分的金额和数量有关系的,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
【问】为什么选择剩余收益指标评价是否投资。【答】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实际上是分析该项投资是否给投资中心带来了更多的超额收入,所以如果用剩余收益指标来衡量投资中心业绩,投资后剩余收益增加了60万元(360-300),则A投资中心应该接受这项投资。
-
【问】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4500+900)54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一一成本800 ——公允价值变动100 银行存款4500借:其他综合收益1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初始投资成本5400大于应享有的份额5100(即17000×30%),因此不做调整。 其他权益工具转长投权益法,投资成本不是原投资公允+新增投资公允吗?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7000万元,各项可辨认净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原投资公允应该是17000*5%=850万元,原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是900万元,证明增加投资日其他权益工具公允下降了50万元。那投资成本应该是4500+850=5350万元【答】5%增加到30%,金融资产转为权益法(增资)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新取得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
【问】这个问题没明白,求年金,为什么加上付现成本的现值【答】你好,求的年金成本,是要加上每年付现成本的哈,也就是把5年该设备所花费的所有成本求一个年金现值,所以包括每年的付现成本现值。
-
【问】您好老师 这个题还是不明白【答】你好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差异+本期购进差异)/(期初计划成本+本期购进计划成本) 带入数据就是 材料成本差异率=(—2万+110万—120万)/(30万+120万)=—8%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材料成本差异率) 带入数据就是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00万*(1—8%)=92万
-
【问】请问老师 此题不减去加工费吗(30万)【答】同学,你好! 不用减加工费哦!题目问的是白酒应缴纳消费税,根据不含税的售价征消费税。白酒的包装物押金在收取时应并入销售额征收消费税,包装物押金是含税收入,需价税分离。
-
【问】不是问 不通过的吗?印花税不就是 不通过吗?为什么是增值税呢【答】你好,印花税是借 税金及附加,贷 银行存款; 它不通过应交税费。 然后增值税的是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
【问】为什么直接材料在产品不用乘以50%,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得乘以50%?【答】您好!因为材料一次性投入的,题干上有的呢
-
【问】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50万形成的递延所得税 为什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不是所得税费用 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 这50万为什么不算进去【答】①因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所以相应的所得税的影响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②因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没有计入损益,所以不影响当期所得税。所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算进去。
-
【问】为啥成本法转权益法,只考虑2015年的利润,没考虑2016年利润,看了老师给同学的解释,我还是不明白【答】因为,乙公司2016年5月10日对外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
-
【问】未摊销的政府补助要转入营业外收入。为啥答案是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答】是通过固定资产清理,不是计入营业外收入,你可以参考教材例题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