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起,建筑业老板都提出一个要求:会计必须懂,新收入准则取代《企业会计准则15号一建筑合同》后,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
为了帮建筑会计保住金饭碗银饭碗,蜜姐总结了下,主要有7个重要知识点!
因为涉及到全国建筑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的确认和结转!具体的会计准则核算如下。
会计科目名称改了
做账更简便
(1)
新:“合同履约成本”科目
旧:“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
这个主要是把一级科目“一秒转换”成二级科目,名称换了。好比,在村里的理发师叫铁柱,但现在到广州美容理发店工作后就叫tony老师。
这科目的名称改变,就是为方便核算,建筑业企业也可以在其下设工程施工明细科目;
(2)
新: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
旧:存货跌价准备
蜜姐认为,一般只要不“人为”去挑损益表、利润表,是用不到存货跌价准备这个科目的,所以这个科目被取代了。
(3)
新:“合同结算-价款结算”科目
旧:“工程结算”科目,并取消“工程施工一—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结算是一级明细,取消两个科目后,下设两个二级——价款结算和收入结转。
(4)
“合同结算一收入结转”
以前只有工程结算,工程未完工是不结转的。完工时,工程结算和工程施工的合同成本以及合同毛利进行对冲。
但现在不用了,根据履约进度确认收入时,自“合同结算一收入结转”科目借方结转。这一点与原建造合同准则下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科目项目完工前一直不结转是完全不同的。
核算流程变了
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如何区分
(5)
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如何区分
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很难理解合同资产是啥?!
实际上,只要有经过职称培训的都知道,就是应收账款的“表兄弟”。
“应收账款”是企业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的权利,企业仅仅随着“时间的流逝”即可收款,企业仅承担信用风险。
“合同资产”并不是一项无条件收款权,该权利除了时间流逝之外,还取决于其他条件(例如,履行合同中的其他履约义务)才能收取相应的合同对价。
两者都是别人欠你钱,最大区别就是一个有条件,一个无条件。更直观理解的话,我们举个例子
【案例1】蜜蜂岛公司销售一批课程给会计学校,合同约定,6月10号交货,款项交货后7月10号支付货款。
这个合同只有一项履约义务,直接应收账款就行了!
借:应收账款
贷:银行存款
【案例2】蜜蜂岛有限公司与某学校签订三年的会计课程培训合作,合同约定,课程总价2260万元。课程销售后,支付2000万,其余款项在培训老师上岗后与培训费109万元在次月一起结算价款。
①这个案例当中,就涉及两项履约义务:销售课程和培训费(履行合同中的一项履约义务):
蜜蜂岛在客户实际支付合同对价之前,已经向客户转让了商品,账务处理如下:
借:合同资产 260
银行存款 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销售设备 2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0
【蜜姐说明】此处课程销售余款应计入合同资产,是因为该应收款项在履行了另一项履约义务(培训老师上岗)后,才能确定为一项仅取决于时间流逝因素的权利,此时尚未履行另一项履约义务,除了信用风险外,还承担履约风险,因此应计入合同资产科目。
②培训老师上岗授课,课程验收完毕,双方结算价款:
借:应收账款 109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销售安装服务 1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
③当企业取得无条件收款权时:
借:应收账款 260
贷:合同资产 260
合同取得前后的成本核算
(6)
合同负债:是指企业已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
如: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或企业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
有人会问:“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的区别。蜜姐就一句话总结:主要以是否预先签合同。如果,先签合同后收款,就是合同负债;未签合同先收款,就是预收账款。
(7)
“合同取得成本”
这是一个增量成本。本科目核算企业取得合同发生的、预计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可以按照合同进行明细核算。
增量成本,是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
比如说,销售佣金就属于增量成本。蜜姐让销售卖课程,销售跟客户签了合同就能拿到销售佣金,由此可见,销售佣金属于增量成本。
但是,有人问蜜姐,差旅费属于增量成本吗?
当然不算,比如蜜蜂岛公司让蜜姐去外地A公司进行投标,但结果蜜蜂岛公司最终没中标,那蜜蜂岛公司发生的差旅费就不属于增量成本。反正中标结果未知,合同签与没签下来,均会发生差旅费,由此可见,差旅费不属于增量成本。
【案例】蜜蜂岛公司是某学校的服务提供商,本月给学校设计一套会计课程。蜜蜂岛公司为取得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如下:
①前期课程调查费 2000元
②提交合同的差旅费 5000元
③销售人员佣金 10000元
借:合同取得成本 10000
管理费用 2000+5000
贷:银行存款 17000
对合同取得成本进行摊销时:
借:销售费用 10000
贷:合同取得成本 10000
假设,当期结转合同履约成本20万,当期履约进度占总体的1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1000
贷:合同取得成本 1000
合同履约成本 200000
最后,我们谈谈主要分录的新老对比,如下图:
更多财税干货及最新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财税天天读
-
【问】冲暂估补录发票把发票类型填错了有影响吗?我该怎么办【答】把发票类型填错了,没有影响
-
【问】这笔视同销售的业务,实际工作中市场销售价如何确定?【答】就是看售价是多少
-
【问】实际工作中客户不接受技术开发 技术转让这类发票开免税普票的话,是不是就得开6个点的专票了?账务处理是不是就少了减免税的处理?【答】是的
-
【问】这个会员卡充值已经到银行卡入账了为啥还是预收账款呢【答】这笔钱相当于是替客户保管者,客户还没来消费抵消,这笔钱就还不是真正属于公司,所以用预收账款
-
【问】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电子普票 纸质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哪些是可以做进项税抵扣的?【答】增值税专用发票才可以抵扣,普票不可以抵扣
-
【问】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各项间接计入费用的费用分配率都有哪些?财务软件如何设置费用分配率?【答】分配率不是固定的,需要计算的哦,我也不知道你使用的是哪款财务软件,具体设置也不清楚。你可以去你使用的财务软件官网咨询一下客服如何设置哦
-
【问】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各车间归集半成品,最后结转到产成品。问题1: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费用如何分配到各个产品中?问题2:实务中费用分配率如何在财务系统进行设置?问题3:会计科目及其辅助明细如何设置。【答】成本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方法 直接材料:可以按照产品产量、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定额成本等比例分配。如按产量分配,某产品分配的直接材料成本 = 材料总成本 ×(该产品产量 / 总产量)。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通常可以按生产工时(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等比例分配。例如按生产工时分配直接人工,某产品分配的直接人工成本 = 直接人工总成本 ×(该产品生产工时 / 总生产工时)。 财务系统中费用分配率的设置 在财务系统中,一般在成本核算模块设置。先确定分配基础(如产量、工时等),录入各产品的分配基础数据,系统会根据录入的成本总额和分配基础数据自动计算分配率,如(成本总额 ÷ 分配基础总量),并按此分配率将成本分配到各产品。 会计科目及辅助明细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 “生产成本 - 基本生产成本(下设各产品明细)”“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等科目。 辅助明细:在 “基本生产成本” 下按产品名称或产品批次等设置明细;“辅助生产成本” 可以按辅助车间名称设置明细;“制造费用” 可按费用项目(如水电费、设备折旧等)设置明细,用于详细记录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情况。
-
【问】实务中,制造业企业共同费用分配方法有哪些?请按照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燃料动力列举。【答】以下是制造业企业共同费用分配方法在不同费用方面的列举: 材料费用 1.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按照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先算出各产品定额消耗量,再计算分配率,进而确定各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2. 定额成本比例法:以产品的材料定额成本为分配标准,计算各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根据材料费用总额与各产品定额成本总和的比例(分配率)来分配材料费用。 人工费用 1. 生产工时比例法:依据各产品生产所耗用的工时数占总工时数的比例,将人工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中,工时统计相对容易,能较好体现劳动量与费用分配的关联。 2. 定额工时比例法:按照预先制定的各产品定额工时来分配人工费用,适用于有较准确定额工时标准的企业,分配相对更规范、合理。 制造费用 1.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以各产品所耗费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占总生产工人工时数的比例,来分配制造费用,操作简便,能反映劳动量与制造费用分配的关系。 2.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按照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额占生产工人工资总额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工资数据较易获取,但前提是工资能合理体现各产品生产耗费情况。 3. 机器工时比例法:对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适用,根据各产品耗用机器工时占总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契合机器生产作业情况。 燃料动力 1. 仪表记录用量分配法:若有仪表能准确记录各产品耗用的燃料动力数量,就按照实际记录的用量进行分配,最为直观、准确。 2. 生产工时比例法:参照各产品生产工时占总生产工时的比例,将燃料动力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中,在难以准确计量各产品实际用量时可采用。 3.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依据预先制定的各产品燃料动力定额消耗量,计算分配率后进行分配,适合有完善定额标准的企业。
-
【问】外贸企业收到的退税款要不要缴纳增值税呀?生产企业呢?【答】你好,收到出口退税的都不需要交增值税。
-
【问】这个为啥存款利息收入和银行存款都在借方呢?老师麻烦讲解一下【答】财务费用借方红字是一种会计处理方式,通常用于冲减财务费用。在会计账簿中,借方一般表示费用的增加,而贷方表示费用的减少。然而,当企业收到利息收入或其他类似的收入时,这些收入实际上减少了企业的财务费用。为了在账簿中正确反映这种减少,会计人员会在借方使用红字来记录这些收入。这种方法虽然表面上违反了“有借必有贷”的原则,但实际上实现了账目的平衡,并且真实反映了费用的实质。